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2篇

时间:2024-02-18 11:52:44
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2篇[本文共3140字]

为了确保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我校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探索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我校将着力构建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师工作实绩评估机制,建立和推行科学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一、评价目的

通过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教师在师德、教育、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素质和做出的成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评定,我们的目的是:

1、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2、为了学校领导能够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评价原则

为使我们的评价制度做到科学、合理、民主、公正,使广大教师心悦诚服,扬长避短、知不足然后进,真正起到了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将遵循七大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重发展轻奖惩原则

3、全员评价与全面评价原则

4、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原则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6、信息反馈原则

7、科学性原则

三、评价方法

1、自评、互评、领导测评及学生与家长参评相结合

(1)学生与家长参评。

学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工作小组在每学年临近期末时,对教师师德师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学生与家长进行抽样调查。

(2)教师自评。

由学校向教师发放《教师发展性评价表》,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完成好自我评价。

(3)教师互评。

教师之间进行互评应以公正客观的立场、共同进步的心态为前提,以全面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公平、公正、合理地对教师做出评价。

(4)学校综合评价。

学校综合测评由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完成,各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提供每位教师的学生与家长参评、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的结果、数据、资料等,供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参考、评分。

四、评价内容及权重分

1、师德师风,权重分10分。

2、德育工作,权重分20分。

3、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权重分50分。

4、教育科研,权重分20分。

五、评分办法

教师发展性评价以教师自评、互评、领导测评及学生与家长参评为主要形式。以100分为总分值,其中:学生与家长参评一项不列入权重分。

教师自评权重分20分。

教师互评权重分20分。

领导测评权重分60分。

六、评价步骤

学期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期考评由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各工作小组负责。

学年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年考评由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负责。

教导处协同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提供该项考评的资料、数据等,供领导小组参考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2

第一章    总   则

教师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学校加强师资队伍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师关系的协调,来构建合作型教师专业发展群体;通过对学校组织结构的再设计,通过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再配置,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来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与资源保障,不断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及有创造力的教师。

第一条加强管理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措施有力,组织落实,工作到位。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措施加以管理,以“人本”的思想感召人,以“民主”的思想凝聚人,以“科学”的思想约束人。

第二条德才并重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注重教师德才并重,要求每一位教师树立“四个观念”、实现“六个发展”。“四个观念”即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奉献的观念;为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服务的观念;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观念;为使自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终身学习的观念;“六个发展”,即在学历上,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在教学工作上,从“守摊型”向“开拓型”发展;在教研层面上,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在业务进修上,从“终结型”向“终身型”发展;在学识水平上,由“教书匠”向“学者型”发展。

第三条制度规划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必须高瞻远瞩,用发展的目光来制定规划。我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每年制定一个计划,使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

第四条注重培训培训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重要,尤其是现在的信息时代,对教师不断及时地培训,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的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既有校本的,又有市、区级的,甚至可以走出国门,以培训,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走出误区,拓宽知识。

第五条鼓励冒尖学校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冒尖,更要为他们冒尖创造有利条件,对他们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照顾,教学上多信任,教改上多支持,使他们成为教学的“排头兵”,教改的“领头雁”。

第二章    工作机构

第六条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成员:副书记 副校长 工会主席 教导主任  总务主任

第七条  落实部门

教导处  德育室  科研室  工会

第三章    发展目标

第八条 师资建设通过努力,建成一支在市区内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队伍,重要学科都有1—2个区级骨干教师,五年内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级教师队伍。

第九条进修培训专任教师100%参加课改培训、计算机培训,100%的专任教师取得信息技术合格证书,45岁以下教师应达到中级计算机操作技能考核要求并取得相关证书,能根据教学需求自行设计各种辅助教学软件,通晓网络知识,能熟练地借助校园网、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第十条思想素质全校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各种进修培训和会议,树立先进模范典型,树立“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的理念,爱岗敬业,爱生爱校,提升思想素养。

第十一条教研教改专任教师积极学习研究、参与实践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实现科研工作常规化、常规工作科研化。探索开设研究性课程、选修课程,拓展性课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特点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第四章    制度保障

第十二条老带新制度    工作不满五年、新进入本校、第一次接触新教材的青年教师必须拜师结对子,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等方面的工作。

第十三条集体备课制度   以学科、年级为单位设立教研组、备课组。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做到每次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主讲。在这个过程中,每位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备课组整体水平也得到提高。

第十四条听课评课制度   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中层干部听课不少于30节。青年教师听课不光听内容,主要是学习老教师上课的常规,教态教法、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听课要有详细记录,要有点评。每个备课组每周至少有两次集体听课、评课。

第十五条公开课制度    教师每学期每人至少举行一次校级公开课,本学科老师要参加备课并在备课组长统一带领下参加听课、评课。凡在我校举行的各种示范课、研究课、比赛课,要求本学科老师全部参加听课、评课学习活动。新分配的青年教师在实习期间,教师要进行职称评定或进编招聘期间,要举行汇报课,优秀者举行校级公开课。

第十六课课题研究制度    教师要积极参加校级以上的课题研究,按照《二师附小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开展课题申报、阶段总结到结题报告,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第十七课走出去请进来制度    请专家教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特别是进行校本培训, 请全国优秀教师来校上示范课、做师德报告、心理学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市区级各类培训班学习、市区级优质课听课、评课活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研讨会学习、上级教育科研部门举行的专业培训等活动。

第五章  教师分层管理

第十条    新教师的管理参加工作第1年,起步阶段。这阶段学校要求新教师拜师学习,并逐渐认同教师的职业责任,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变。政治上做到“三心”(上进心、事业心、虚心);工作态度上过好“三关”(教学常规关、十项教学基本功关、热爱学生关);新教师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测验等教学常规工作;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地把教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

第十一条   有经验的教师的管理教师工作到了第5年左右,是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学校要求这—阶段的教师开始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逐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

第十二条   成熟教师的管理制度教师工作第8至12年左右,是教师“成熟”阶段。这阶段学校要求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学的带头人,即骨干教师。

第六章    考核评价

第十三条考核机制  每学期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教师的岗位聘任挂钩。

第十四条评优评价  每年定期开展“学习型教师”、“德育先进个人”、“校教育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五条本制度经教代会通过,即可生效。

第十六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二师附小校长室所有。

《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2篇[本文共314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