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山羊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24-02-15 22:37:36
山羊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本文共13547字]

第一篇:山羊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

山羊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实施东部振兴战略,加速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绒山羊产业发展。近日,我局组织实现两级畜牧专家就目前绒山羊生产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绒山羊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市的绒山羊以其品质优良而享誉国内外,1984年被列入中国羊品种志,其在我国绒山羊产业中处于特殊的重要位置。在我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中,辽宁绒山羊被列为重点保护的各类羊品种之首,也是我国政府明令禁止出境的少数几个品种之一。我市绒山羊成年母羊年均产绒量在500克以上,种公羊产绒量在1200克以上。它以产绒多、纤维长、强度高、丝光好等特点,集"细、软、暖"三个优良特性为一体,深受加工企业欢迎,是我市唯一的具有资源优势的畜牧品种,其综合生产指标不仅居国内之首,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我市国家养羊基地县的**市,2014年被省政府列为"一县一业"绒山羊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县,今年**市绒山羊产业又被省列为现代绒山羊产业示范区重点县,**市的榜式堡镇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绒山羊养殖和羊绒购销集散地。绒山羊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从2014年起,每年在**市举办春秋季绒山羊种羊竞卖大会,每次大会都有来自全国10多个省份的100余家种羊场的人员到场竞拍,曾有单只种公羊卖到10万元的记录。到2014年,全市已累计向全国17个省(区)的113个县(旗)提供优质种羊50余万只,冷冻精液50万头份。同时绒山羊产业也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据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提供的分析数据显示:十年来全省一只成年母羊正常生产,年平均利润400-500元,而我市绒山羊质量全省最佳,据统计,每只成年羊年均获利500-600元。2014年全市绒山羊产业纯收入达到4.3亿元,使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10元。2014年至2014年,所辖四个县区年绒山羊存栏数由44.3万只,增加到48.5万只。

2014年1月15日《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省政府令238号,以下简称《规定》)实施以来,对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我市的绒山羊产业,特别是东部山区绒山羊生产带来了严重冲击。

到2014年末,绒山羊存栏由48.5万只下降到33.5万只,同比减少30.9%;今年上半年,绒山羊存栏又由2014底的33.5万只下降31.8万只,下降了5.1%。以**市榜式堡乡为例,2014年,全镇养羊户731户,占全镇总户数的12.7%,绒山羊存栏3.7万只;2014年全镇饲养绒山羊户数567户,绒山羊存栏2.8万只,同比减少24.3%;目前,该镇饲养绒山羊户数474户,绒山羊存栏2.3万只,同比减少17%。

据调查,全省绒山羊饲养较集中的地区(如**、**、**等市、县),2014年底,绒山羊存栏量同比均减少20%以上,**市减少的幅度尤为显着,2014年末绒山羊存栏48.27万只,养羊户6272户,到2014年10月末,绒山羊存栏25.71万只,养羊户3399户,存栏量和养羊户均减少近50%,减少的趋势十分明显。

二、当前绒山羊养殖存在问题及效益对比分析

(一)存在问题。封山禁牧《规定》实施一年半以来,**地区绒山羊数量锐减,其主要原因,一是草场面积少,载畜量受到一定限制。1982年农业区划时,**牧场面积划定为106.2万亩,到2014年,全市确权发证的牧场面积仅为16.7万亩,原允许在林下放牧,饲料短缺的问题不甚突出。而现在按《规定》要求,基本上没有放牧场所;二是绒山羊生活习性不适合全年舍饲。运动不足、食料单一都会造成绒山羊品种及品质的退化;三是舍饲受到圈舍和饲料的影响,养殖成本过高,加之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养殖户没有积极性。

(二)效益对比分析。封山禁牧前:正常年份饲养一只成年母羊平均成本费915元,总收入1660元(其中羊绒收入360元,羔羊收入1300元),纯收入745元。封山禁牧后:饲养一只成年母羊成本费1533元,总收入1868元(其中羊绒收入468元,羔羊收入1400元),纯收入335元。

由此可见,封山禁牧后饲养一只成年母羊比封山禁牧前少收入410元。

三、建议

要因地制宜,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用科学的办法化解林牧矛盾,促进林牧和谐发展。建议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划定封山育林区。因地制宜划定禁牧区,对所有未成林造林地、幼林地、生态脆弱的公益林区、主要公路两侧必须禁牧。对中令林、成熟林可采取适当放牧。

(二)确定封山育林期。在冬春草木枯萎及未返青前,必须严格禁牧。因为绒山羊在此季节里最易趴草根、啃树皮。而在食草丰富的季节,绒山羊不会对成林造成损害,应允许一定时期内,最好每年6月-10月期间,在封山育林区域外的林下进行放牧。季节性放牧不仅对成林地没有负面影响,而且还可以给林地松土、增加肥力。许多国外专家研究证明,在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适度放牧和保护性放牧可促进林木的生长,有利于树冠扩展,有助于控制杂草竞争,提高林地的生产力。

(三)要开发绒山羊饲料新来源。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优质牧草大面积种植,鼓励生产者种植牧草,减少林牧矛盾。大力推广秸秆青、微、黄贮技术,广泛开发饲料来源。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四)加快绒山羊优质品种改良和推广力度。规划新建绒山羊标准化人工授精示范站50个,改良可繁殖母羊10万只,形成全市绒山羊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山羊绒质量。为加快绒山羊品种改良步伐,建议政府对每个授精站补贴3万元,总计150万元。

(五)建立养殖协会。在龙头企业没有建立之前,先要组织成立最基础的有一定章程和组织纪律来约束的生产协作组织,为以后建立龙头企业加农户模式打好基础。地方政府要有相应的产业政策来积极引导,加大扶持资金的投入,推动我市绒山羊产业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持续发展。

第二篇:名优茶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一、基本情况

乡全乡海拔在570-780米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2℃,无霜期238天,年降水量1725.6mm,年平均日照时数1918.6小时,土壤以红壤为主,土质较好,这些都是茶叶种植生长的有利条件。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劳务输出留下的大量闲置土地优势,确定发展名优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打项目,提出“一年促起动,二年上规模,三年出成效”的奋斗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

1、抓住机遇, ……此处隐藏9438个字……。我市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依托鲁王、天宏、鲁南等龙头企业,结合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极开展了小麦订单生产,全市粮食订单面积达70万余亩。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发挥作用,做到优质专用小麦种子供应到哪里,订单签到哪里。在每年秋种时节,粮食部门积极与农业部门配合,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不断提高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4、政策扶持,支农惠农,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市开始减免农业税后,农民种粮不缴粮不纳税,国家还给补贴,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若干意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管理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三、粮食生产存在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特别是优质小麦生产,还处在发展阶段,无论规模还是质量以及发展后劲,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实现由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由特色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撑、人力开发、市场开拓、经营方式和减灾能力等方面需要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加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粮效益依然低下。据对部分种粮农户收益调查,今年小麦每亩成本292.72元,以亩产420公斤,每公斤1.50元计算,亩产值为630元,亩盈利337.3元,这其中还未扣除农民付出的人工成本,纯种粮经济效益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种粮的收益和积极性。

(二)受自然条件影响偏差较大。 今年, 我市受降雨强影响,造成了我市20个乡镇受灾,32个村庄进水,农作物受淹面积141.85万亩,绝收面积19.88万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农田基本设施还较薄弱,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部分农田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粮食生产的要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现有的投资资金远远不够建设的需要。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龙头企业力量薄弱,缺乏实力和竞争力,优质小麦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总体层次较低,附加值低,最终制约了产品和市场的扩大。

(四)流通渠道不畅。由于缺乏市场经营人才、畅通的流通设施以及信息,营销组织薄弱,市场动作水平低,没有形成强大的网络,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更缺乏品牌打造和宣传,由此制约了生产,又影响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时,粮食产业化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财力不足,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扶持,市场软硬件基础薄弱,流通中处于弱势。

(五)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后劲不足。随着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农村税费改革、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农民种粮积极性后劲不足。原因,一是务农种粮不如打工、不如种经济作物。二是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被抵消。种粮劳动者的数量减少,由于务农不如打工,大量劳动力外出。剩余种粮劳动者的素质在下降,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外出打工增加导致“老人”农业、“妇女”农业,种粮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大多数农民是凭经验种田,别人怎么种田,自己就怎么种田。

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

建设具有区域优势、抗灾能力强、生产基础好的稳产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粮食基地的建设,要统筹规划、适度规模,充分考虑现有老产粮基地的作用,把我市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使粮食生产基地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与确保全市粮食安全适应。

在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时,应重点考虑粮农利益,粮食生产者其他渠道不多,增收难度较大,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容易出现“高产穷农”现象。为此,一是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优质优价,集中财力重点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二是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通过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减少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努力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是特殊的农产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有关部门应在粮食生产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从上至下营造粮食生产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采用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宣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农民种粮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信息宣传,加大技术扶持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关涉农部门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驻点指导。强化农情、墒情、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

(三)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生产单产水平

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达到一定的总产,只能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单产更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到位。要充分利用淮北现有的中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技术资源,借助市内外各类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大对粮食生产部门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化管理水平。要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合协作,加大对粮食生产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我市实施了高产、优质粮食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等等。单产逐年提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加强社会化服务,大力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粮食产业化是确保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的有效保障,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大力实施“212强龙工程”,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起着中枢和领导地位,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的作用,其生产能力、组织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市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水平。要积极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加工能力强的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全面提升加工产品的品位和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发展订单粮食,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植,促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其次,要广泛开展龙头企业与购销企业的对接双赢,合理利用粮食资源,促进粮食产销衔接,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粮食园区建设为平台,延伸粮食产业链,形成集收购、仓储、加工、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实现多次增值增效,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山羊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本文共1354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